2月24日,國新辦舉行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發布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王蒙徽在會上介紹,2021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充分發揮住房和城鄉建設在擴內需、轉方式、調結構中的重要支點作用,努力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王蒙徽表示,房地產市場總體穩定,“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成為社會共識。以“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為首要目標,以法治化市場化為原則,堅決有力處置個別房地產企業房地產項目逾期交付風險。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住建部也扎實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全國40個城市新籌集94.2萬套,著力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問題。規范發展公租房,城鎮戶籍低保低收入家庭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去年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165萬套。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56萬個,惠及居民965萬戶。引導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完成異地購房提取等5項高頻服務事項“跨省通辦”。
同時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實施城市體檢評估機制,在59個樣本城市開展城市體檢。制定“城市營建要則”,加強城市建設底線管控,防止在城市更新中大拆大建。堅決杜絕破壞性“建設”行為。建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評估制度,加快劃定歷史文化街區、確定歷史建筑。統籌防洪和排澇,推進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垃圾分類的小區覆蓋率達到74%。推進國家、省、市三級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
王蒙徽表示,住建部繼續實施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去年開工改造49.2萬戶。在28個省份81個樣本縣開展鄉村建設評價,查找和推動解決鄉村建設的短板問題。制定縣城建設“營建要則”,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制定鄉村建設“營建要則”,加快農房和村莊建設現代化,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國90%以上的自然村實現生活垃圾收運處置。
此外,排查整治城鄉建設領域安全生產隱患77萬個,整治城市燃氣安全隱患38.6萬處,基本完成全國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摸底和用作經營的農村自建房階段性整治。梳理工程建設項目全鏈條安全生產責任,建立安全生產閉環管理機制。
最后是深化拓展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基本建立全國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專項治理“體外循環”和“隱性審批”問題。深化建筑業“放管服”改革,取消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審批,在15個省份試點下放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審批權限。編制“十四五”城鄉人居環境建設規劃等專項規劃。
免責聲明:凡本站注明 “來自:XXX(非家在臨沂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本站新聞中心,電話:0539-8135173